央行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,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18.82万亿元,同比多增4.77万亿元,其中,住户存款增加10.33万亿元。根据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,倾向于“更多消费”的居民占23.8%,比上季增加0.1个百分点;倾向于“更多储蓄”的居民占58.3%,比上季增加3.6个百分点。
上半年住户存款增加10.33万亿元,这意味着,在上半年,平均每天约571亿元存款涌向银行,数额确实不小。居民储蓄意愿增强,是因为人们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对资金分配做出的选择。从收入角度而言,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等客观因素,居民对于资金支出更加谨慎,将更多钱不是用于当下,而是为未来生活提供更多保障,如此可以更好规避风险。
而从投资角度而言,当前国内股市处于相对平稳期,股票、基金等收益率相比前两年有所回调,甚至部分银行理财产品出现阶段性亏损,这将使得部分居民投资意愿转向保守,更愿意选择定期存款。
此外,近年来年轻一代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。80后、90后逐步迈入结婚生子阶段,上有老下有小,对资金分配更加理性。这也就意味着,大家将更高比例的收入用于储蓄,不仅是基于个人考量,更是对家庭生活资金的统筹安排——为孩子留下更多奶粉钱,为父母准备一些养老所需资金。
此外,传统的大宗支出领域如住房、汽车等行业也出现了一些变化。住房领域的宏观调控政策虽在微调,但总体强化居住属性、弱化投资属性的趋势不变,计划将资金用于投资商品房的居民会将这部分资金转为储蓄,而刚需一族也会根据当前房价走势冷静观察、持币待购,这又进一步提高了银行存款增量。
居民存款持续增加,有助于居民增强应对各类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能力,但也反映出当前市场预期转弱、居民消费意愿不足等问题,需要政策发力、市场联动,从而带动更多投资和消费。
今年以来,多地面向居民发放消费券,取得了拉动内需的良好效果。但也要看到,部分地区消费券覆盖人群数量有限、优惠力度还有待强化。地方政府还需联合更多市场主体,为居民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、补贴力度更大的消费激励手段。近期国家所推动的购车大幅度补贴举措,就积极带动了不少地区汽车销量的快速增加,这一政府补贴+企业参与的多方投入模式应被各地所借鉴。
而在投资领域,应拓宽居民投资理财渠道,发展企业年金、职业年金、健康和养老保险业务。如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推出,政府鼓励个人向专门的账户进行缴费,个人依据自身情况,选择相应的、符合条件的养老金融产品进行投资,以积累养老金资产,如此就能推进我国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,同时引导居民将部分资金用于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。此外,各类金融机构也要大力创新金融产品,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管市场长期资金。
除了直接性的消费补贴等举措,政府也正通过对灵活就业等特殊人群提供社保减免补贴等举措,为其切实减负,解除其后顾之忧,从而提振居民消费和投资预期。
当然,拓宽居民增收渠道、保障居民收入增长,让人们钱袋子更鼓、更有底气花钱,才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、实现共同富裕的不二前提。也因此,继续加大对各类市场主体的帮扶力度,帮助企业纾困解难,通过新基建等创造更多就业岗位,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,也就让居民能稳收入、增消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