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目前的趋势观察,下一阶段的城镇化是实体经济领域寻求改革转型的主线索,金融作为一个“应变量”,必然会受之影响,也应为之改变,以实现金融服务于实体的基本目标。
从资金需求的角度观察,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已超过50%,普遍的预计是2030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5—70%,届时将有大约10亿人生活在城市,从总量上,这10亿人的潜在金融需求将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市场,它意味着与之相伴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融资需求总量依然较大,需要一个跨时空的资金匹配机制来实现。从结构上看,中国未来的城镇化旨在实现更有效率、更加包容和更可持续的“新模式”,这也必然会产生不同于以往的融资需求:为了促进集聚效应和分工效应以提升生产效率,交通网络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会成为新的增量;为了促进社会包容性以及环境可持续,城市污水治理、管道等公共设施、教育、医疗等需求将有明显的增长;为推动流动人口城镇化,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需求也将有所增长。
从资金供给的角度观察,金融系统如何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所产生的融资需求,始终是一个极富挑战的问题。从目前的背景看,中国未来的M2增速预计难以有持续显著的增长,在这个约束条件下,为了使金融部门继续支撑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,潜在的选择方案是“盘活存量、优化增量”:一方面规范已有的融资渠道,使之继续发挥必要的作用,另一方面,扩大社会融资总量,要实现这一点,需要提高直接融资的占比,使企业债券、市政债券、中票等融资工具发挥更大的作用。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路径:
第一,客观评估融资平台和影子银行在当前基础设施融资中的作用。在可替代的长期直接融资途径可以发挥显著的作用之前,它们依然是未来中国城镇化融资的重要支撑。目前来看,地方投资平台虽然存在金融风险转为财政风险的可能,但经过清理和规范后其整体风险在某种程度也是可控的。各个监管部门也对相关情况进行过评估,例如银监会对于涉及大银行的地方平台贷款进行过评估,财政部也对财政担保情况进行过评估,建议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系列制度和规范。在未来的城镇化融资中,一个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在规范的基础上,继续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发挥融资平台作用,影子银行的情况也类似。
第二,从国际经验看,市政债是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融资模式,也将是中国未来最具潜力的城镇化融资方式之一。纵观发达国家的债券发展历程,市政债是成熟且有效的地方政府融资手段,让政府的投融资活动接受市场的检验,通过市场来定价也有利于提升市政建设本身效率。美国是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最早的国家,也是当前世界上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最大的国家。到目前为止,美国的市政债已经较为成熟,每年市政债的规模都稳定占比GDP的15%—20%之间。
尽管从国际经验看,中国逐步实现从“城投债”到“市政债”的转变是必由之路,而且市政债和财产税的搭配组合,也将有助于解决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融资问题。但是,在新《预算法》框架下,从法律层面看,地方政府发债的可能性不大。新《预算法》对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并无放松,目前的提法仍然是“除法院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,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地方政府债券”。
因此,要想使市政债成为一种可行的融资途径,中国需要在财税制度和地方预算方面做出必要的改革,改变分权制的财税体系。美国市政债之所以如火如荼,最根本的前提是联邦预算和地方预算是相互独立的。但在中国,分税制只是“适度分税”,中央对地方有较强的控制权,从财政预算收入的角度,算上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,自2002年所得税改革以来,一直都是中央占比高于地方,基本维持在“5-5”分,如果在税收返还之前算,那么中央的比例更高,在“7:3”左右。所以,假使地方政府可以自由发债,直接的结果可能就是地方债务的膨胀,并产生潜在的金融风险。所以,在基本的财税体系没有改变的情况下,市政债很难有发展空间。
第三,一定条件下,未来资产证券化(ABS)、信托、资产支持票据(ABN)等金融创新工具都可以成为盘活资金存量、优化增量资金使用效率的更为市场化的选择方案。首先,ABS对于巨额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是一种合适方式。ABS融资方式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资本市场的重要融资创新。收费高速公路、污水处理厂等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投资,建成以后将会形成大量的流动性较差的存量资产,但是这类资产有稳定的现金收入流。对于此类资产,通过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方式,将流动性较差的存量资产变现、盘活。其次是信托。信托投资公司作为投融资媒介,对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股权或债权融资支持,也可以以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类资产发行受益权信托,改善流动性。信托公司根据项目目的设计出的信托产品,引导社会资金,以贷款、投资、出租等方式管理资产,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需求。再者是资产支持票据(ABN)。它是指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、由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支持的、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。2012年8月初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布《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指引》以来,已经有不少公司在这方面积极尝试。